去年的9月19號,碧桂園名下全資附屬公司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了一個「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債券簡稱為“22碧桂園MTN001”,金額為人民幣15億元,為期三年,票面利率為3.20%, 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字很少,資訊含量極大,首先說說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行內人士一般叫做中債增進,這個公司的背景和能量大家基本都知道位於哪個檔次,說全球最大信用擔保公司可能誇張了,但如果說全球最大信用擔保公司之一基本沒問題,並且還是為碧桂園提供的“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意味著當被擔保對象發生違約後,擔保方要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履行被擔保人應盡的全部義務,簡單來說,就是你出事,我來負全責。
因此,當碧桂園發行的比國債利率高(以財政部辦公廳2022年10月9號發佈的記賬式附息(十七期)國債為對比項),並且風險幾乎與國債持平的中期票據一出來就被搶購一空,搶購一空絕非虛值,我們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022年9月20號公佈的《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情況公告(發行金額動態調整機制版本)》公告內容來看,合規申購家數有18家,合規申購金額差不多是計劃發行總額的3倍,即使是有效申購金額也遠超計劃發行總額了,從15號發行到19號公告,僅用時4天,中債增進的能量可見一斑。
基本瞭解了一些基本概念後,我們再來接著看,碧桂園12月22號發佈的「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22碧桂園MTN002”10億債券也無懸念。
時間進入到2023年,碧桂園在5月5號到8號期間又陸續發行了“23碧桂園MTN001”(8億),“23碧桂園MTN002”(9億)再次順利融資17億,9號就出了公告。我們在這背後可以看到中國政府為了支援房地產商作出的努力,畢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民營房企,簡直就是要啥給啥。
但即使是這樣,從碧桂園7月31號公佈的《財務資料之更新》來看,情況也絕對不算好,2023年上半年的預計虧損以及尋求政府及監管機構的支持: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碧桂園未能如期於8月6日,兌付兩筆美元債券的相關利息,共涉資2250萬美元,寬限期30天,不知道是否會出現實質性的違約,對此碧桂園稱是出現了階段性的流動性壓力。
而就香港公司數據集收集到的一些數據來講,同一時間段還發生了一些事情,不過因為是公開的博客內容,我們不做推斷,只講事實,諸位讀者可以自行品味。
2022年12月9號,碧桂園服務(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楊惠妍(楊國強的二女兒)通過全資擁有的必勝有限公司與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摩根大通)簽訂配售協議,以二級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其持有的2.37億股股份,配售價為21.33港元/股。據港交所披露協議,楊惠妍套現資金約50.55億港元。
隨後,2022年12月27號,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以免息及無抵押的形式向楊惠妍全資控股的必勝有限公司借款5,055百萬元,至此,楊惠妍完成了股轉債的操作。看上去,似乎很有情懷,恨不得竭盡全力支援公司,但是自樂視之後,這樣操作的案例並不少了,首先,在中國的法律框架下,債務通常在還款優先順序上要高於股權,而相比之下,股權代表了對一家公司的所有權份額,股東是公司的股權持有人。在公司獲利分配或被出售時,股東可能會分享利潤,但在公司面臨債務違約或破產時,股東的權益通常排在債權人之後,這意味著債權人在資產清算過程中有更高的還款優先順序。其次,楊惠妍當時以21.33港元的配售價今年已跌兩倍不止。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即使是2023年上半年虧損的情況下,碧桂園也不忘記做慈善,根據港交所公佈的《董事會主席兼控股股東捐贈股份》,楊惠妍已於2023年7月29號簽署了贈與契據,將公司6.74億股碧桂園服務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份的20%)以捐贈的名義予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用作支持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科學、教育文化、健康及青少年成長,資助弱勢群體、賑災以及內地鄉村振興等公益用途,這筆錢有多少呢,我們以28號收盤價來估算,也輕鬆超過60億了,並且,我們看下這一段的描述:
捐贈完成後,楊惠妍持股約16.12%,但是,國強公益基金會反向委託楊惠妍代表基金會按照楊惠妍及贈與人的意願行使捐贈股份中的投票權,也即是捐贈了20%的股本,楊惠妍的控制權保持不變。
那麼這個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又是什麼來頭呢?據香港公司數據集的數據來看,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6月13日,也就是從這家基金會成立到接收這筆捐贈的時間還不到兩個月,是一家無股本的擔保有限公司,同時是香港法例第112章《稅務條例》第88條認定豁免利得稅的公益慈善機構,該公司的創始人是楊惠妍的妹妹楊子瑩,基金會的董事有三名,分別是楊子瑩、李靜、羅勁榮,李靜是碧桂園集團品牌與社會責任中心負責人,同時她還擔任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羅勁榮是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主要負責扶貧事宜,同時也是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截止到2023年8月,從法團成立表格來看,該基金會如若清盤,每人需要分擔的公司資產風險不會超過100港幣,因此此舉使得碧桂園服務20%股份被隔離保護,不受其他法律行動影響。
曾幾何時,碧桂園在房地產業如日中天,而如今的碧桂園,卻宛如屋簷下的風雨飄忽不定,似乎在預告一場未知的風暴即將來臨。
風雨之後,或將迎來明朗的天空,但在暴雨臨近之際,我們又是否可以預見那場風暴將帶來何種局勢?身處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不禁感歎:“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掙扎於市場風雲之間,面對所謂的“山雨欲來”,又有多少人能準確把握局勢呢?
參考: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發行2023年度第一期及第二期中期票據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3/0510/202305100052...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發行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2/0920/202209200027...
內幕消息 財務資料之更新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3/0731/202307310006...